本站所有资源均为高质量资源,各种姿势下载。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任务,其目标是将图像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在分类性能评估背景下,KMeans聚类和强度阈值是两种常用的灰度图像分割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实现逻辑和评价指标。
KMeans聚类方法通过将像素划分为K个簇(如K=3)来实现分割。其核心步骤包括: 预处理:读取灰度图像后,通过`get_class`函数确定人眼可见的聚类数目(如12或3类),生成对应的地面真值图像作为基准。 性能计算:调用`Acc_Mat`函数计算每个类别的真阳性(TP)、真阴性(TN)、假阳性(FP)、假阴性(FN),形成精度矩阵。 ROC分析:通过`ROC`函数计算准确率(ACC)、真阳性率(TPR)、假阳性率(FPR)等指标,并绘制不同类别的ROC曲线,评估分割效果。该方法对高强度值区域(如白色背景)表现较好。
强度阈值方法通过设定双阈值将图像分为三类,具体流程为: 阈值选择:基于手动分割的先验知识,选择5组阈值参数,调用`threshold_method`函数实现分割。 性能对比:同样使用`Acc_Mat`和`ROC`函数计算分类指标,生成ROC曲线,与KMeans结果对比。
两种方法的性能差异体现在: 适用场景:KMeans更适合多簇复杂分布,而阈值法对简单强度分层更高效。 评价维度:ROC曲线能直观反映不同类别在两类方法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平衡。
最终,通过对比两类方法的ROC曲线和分类指标(如ACC、TPR),可确定哪种方法更适应特定图像的分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