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有资源均为高质量资源,各种姿势下载。
泊松过程在电话交换系统中的应用 电话交换系统中的呼叫行为是典型的泊松过程案例。当系统中有大量用户(M很大),且每个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呼叫概率(P)很小时,t时间内到达的呼叫次数N(t)服从参数为λ=MP的泊松分布。
仿真设计与参数选择 进行计算机仿真时需注意:M应足够大(如10^4量级),P足够小(如10^-3量级),使得乘积λ保持适中。通过在每个时间单位内独立生成M个伯努利随机数(成功概率P)并统计成功次数,即可模拟泊松过程的增量。
分布验证的三阶段法 固定t观察N(t):选取t1,t2,t3三个典型时间点,通过大量样本生成对应的直方图,与理论泊松分布曲线对比。增大M值时,样本分布会逐渐逼近理论曲线。 间隔时间分析:相邻呼叫间隔应服从指数分布。通过绘制仿真间隔的直方图,可验证其与λe^(-λx)理论曲线的吻合度。 有序时刻分布:在N(t)=N条件下,第n次呼叫时刻服从Beta(n, N-n+1)分布。当N=10时,可通过分位数对比验证仿真生成的有序时刻是否符合该分布特征。
独立性验证技巧 通过计算相邻间隔时间的相关系数,或观察间隔序列的散点图,可验证泊松过程的无记忆性特征。仿真中应确保不同时间段的增量相互独立,这是泊松过程的核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