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线性插值算法的图像错误掩盖与恢复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一个基于空间域双线性插值算法的图像错误掩盖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图像中的受损区域,并利用周围有效像素信息通过双线性插值计算,重建受损区域的像素值。系统支持处理多种图像格式,可有效恢复因传输错误、存储损坏或采集故障导致的图像缺失区域,保持图像内容的连续性和视觉质量。
功能特性
- 自动受损区域检测:智能识别图像中的缺失或损坏区域
- 双线性插值重建:采用空间域双线性插值算法精确重建受损像素
- 多格式支持:兼容JPEG、PNG、BMP等常见图像格式
- 灵活参数配置:可调节插值窗口大小和处理模式
- 可视化处理过程:实时展示原始图像、受损区域标识和恢复结果对比
- 质量评估报告:自动计算PSNR、SSIM等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使用方法
基本使用流程
- 输入受损图像:提供需要修复的JPEG、PNG或BMP格式图像文件
- 指定受损区域(可选):可提供二值掩模图像标识受损部分
- 配置处理参数:设置插值窗口大小和处理模式参数
- 执行修复处理:系统自动检测受损区域并进行插值修复
- 查看输出结果:获得修复后的完整图像和质量评估报告
参数说明
- 插值窗口大小:控制插值计算时参考的邻域范围
- 处理模式选择:可选择自动检测或手动指定受损区域模式
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Windows 7及以上 / macOS 10.12及以上 / Linux各主流发行版
- 内存需求:至少4GB RAM(建议8GB以上用于处理大尺寸图像)
- 存储空间:至少500MB可用空间
- 软件依赖:MATLAB R2018a或更高版本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整合了系统的核心处理流程,实现了图像读取与格式解析、受损区域自动识别与标记、双线性插值算法的具体执行、边界情况的特殊处理、修复结果的可视化展示以及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的计算与输出等功能模块。该文件作为系统的主要入口,协调各功能模块协同工作,完成从图像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完整处理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