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缘检测与连通性分析的图像边界跟踪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图像边界自动跟踪系统。系统能够对输入的灰度图像进行边缘检测,识别出潜在的物体轮廓,并基于连通性分析算法追踪形成完整、有序的边界序列。核心目标是将离散的边缘像素点转化为具有几何意义的边界描述,为后续的图像分析、目标识别等任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功能特性
- 自动化边缘检测:集成经典边缘检测算子(如Sobel、Canny),自动识别图像中的显著边缘像素。
- 智能边界跟踪:采用连通邻域分析算法,从边缘点出发,依据连通性规则(如8-邻域)遍历并连接相邻点,形成连续边界。
- 边界优化与筛选:提供边界闭合性检测功能,并可依据用户设定的最小长度阈值过滤掉噪声或次要边界。
- 结果输出与可视化:输出边界点的有序坐标序列,并可在原图上叠加显示跟踪结果,直观展示边界形态。同时提供边界的基本属性统计,如总长度、点数、闭合状态等。
使用方法
- 准备输入:准备一张灰度图像(M×N的uint8矩阵)。
- 设置参数(可选):根据需要调整边缘检测的阈值参数,以及设定最小边界长度阈值以忽略过短的边界。
- 运行系统:执行主程序。系统将自动完成边缘检测、边界跟踪、结果筛选与输出全过程。
- 获取结果:
*
主要输出:获得一个N×2的矩阵,其中每行代表一个边界点的[x, y]坐标。
*
可视化:生成一幅标注了跟踪边界的结果图像。
*
统计信息:在命令行或指定文件中查看边界的总长度、边界点数量以及是否闭合等信息。
系统要求
- 软件环境:MATLAB (推荐 R2016a 或更高版本)。
- 依赖工具包:仅需基础MATLAB环境,无需额外安装特定工具包。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整合了系统的所有核心处理流程。它负责读取输入图像,调用边缘检测函数生成二值边缘图,继而启动边界跟踪算法来搜寻和连接所有潜在的轮廓。随后,它对找到的边界进行排序和闭合性判断,并应用长度阈值进行筛选。最终,该文件协调完成结果坐标的输出、边界在原图上的叠加可视化以及基本边界属性的计算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