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ibonacci搜索算法的单变量函数最小值求解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Fibonacci搜索算法在MATLAB环境下的完整应用,专门用于寻找单变量函数在指定区间内的最小值点。系统基于Fibonacci数列的数学特性,采用区间收缩搜索策略,以最少的函数评估次数高效定位极值点。该算法特别适用于单峰函数的优化问题,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
功能特性
- 高效收敛:利用Fibonacci数列的黄金分割特性,实现最优区间收缩速率
- 精度可控:支持用户自定义容差参数,灵活平衡计算精度与效率
- 过程可视化:提供收敛过程图形化展示,直观呈现搜索区间演化轨迹
- 鲁棒性强:内置最大迭代次数保护机制,防止无限循环
- 计算经济:记录函数评估次数,便于算法性能分析和比较
使用方法
基本调用格式
[x_opt, f_opt, history, converged, eval_count] = main(fun, interval, tol, max_iter)
参数说明
输入参数:
fun:目标函数句柄(如 @(x) x^2 + 2*x + 1)interval:搜索区间 [a, b],要求函数在该区间为单峰tol:容差参数,控制搜索精度(默认值:1e-6)max_iter:最大迭代次数(默认值:50)
输出参数:
x_opt:最优解(函数最小值点的x坐标)f_opt:最优值(函数在最优解处的函数值)history:迭代历史记录(N×3矩阵,包含区间边界和当前最优解)converged:收敛标志(布尔值,指示是否满足收敛条件)eval_count:函数评估次数(总计算成本统计)
应用示例
% 定义目标函数和搜索区间
f = @(x) (x-3)^2 + 2;
a = 0; b = 5;
% 调用Fibonacci搜索算法
[x_min, f_min, hist, flag, count] = main(f, [a, b], 1e-8, 100);
% 显示优化结果
fprintf('最优解: x = %.6fn', x_min);
fprintf('最优值: f(x) = %.6fn', f_min);
fprintf('函数评估次数: %dn', count);
系统要求
- MATLAB版本:R2016a或更高版本
- 必要工具箱:基础MATLAB环境(无需额外工具箱)
- 内存需求:至少512MB可用内存
- 系统平台:Windows/Linux/macOS均可运行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整合了Fibonacci数列生成、区间收缩迭代控制、极值点判定和结果可视化等核心功能。具体实现了算法初始化参数验证、搜索区间动态更新机制、收敛条件自动判断以及迭代过程数据记录等关键操作,同时提供完整的收敛性分析和计算效率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