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μ-MIMO系统的Dirty Paper编码与Tomlinson-Harashima预编码算法仿真平台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μ-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两种关键预编码技术的完整仿真比较。系统模拟多用户下行链路场景,通过Dirty Paper编码(DPC)消除已知干扰,以及Tomlinson-Harashima预编码(THP)实现非线性干扰预抵消。平台支持信道矩阵配置、用户数量调整、功率约束设置,并能够对比两种算法在误码率、信道容量和计算复杂度方面的性能差异。
功能特性
- μ-MIMO系统建模:支持多用户下行链路场景的完整系统仿真
- 信道矩阵生成:可配置的复数信道矩阵生成与导入功能
- DPC算法实现:基于QR分解的Dirty Paper编码干扰消除
- THP算法实现:包含模运算处理的Tomlinson-Harashima预编码
- 性能对比分析:误码率、信道容量、计算复杂度多维度评估
- 可视化输出:BER曲线、容量分析图、星座图等多种图形结果
- 参数灵活配置:支持天线数、用户数、调制方式、功率约束等参数调整
使用方法
- 参数设置:在配置区域修改系统参数(发射/接收天线数、用户数量等)
- 信道配置:设置信道矩阵或使用随机生成的信道模型
- 信号配置:选择调制方式(QPSK/16QAM等)和信噪比范围
- 功率约束:设定总发射功率限制值
- 仿真运行:执行主程序开始蒙特卡洛仿真
- 结果分析:查看生成的性能对比图和数值结果表格
系统要求
- MATLAB R2018b或更高版本
- 信号处理工具箱
- 通信工具箱(推荐)
- 至少4GB内存(建议8GB以上用于大规模仿真)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集成了系统的核心仿真流程,包括参数初始化、信道建模、信号生成、预编码算法实现、性能指标计算和结果可视化等功能。具体实现了μ-MIMO系统场景构建、DPC与THP两种预编码算法的完整处理链、蒙特卡洛仿真循环控制、误码率统计、信道容量分析、计算复杂度评估以及多种图表生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