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蚁群聚类算法设计与实现
项目介绍
本项目采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利用蚁群算法模拟蚂蚁觅食行为来解决聚类分析问题。通过模拟蚂蚁在数据空间中的移动和信息素更新机制,实现数据点的自主聚类,无需预设聚类中心即可发现数据内在的分布结构。项目集成了数据预处理、核心算法、可视化和性能评估等功能模块,为聚类分析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功能特性
- 智能数据预处理:支持多种格式数据输入,提供数据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
- 蚁群聚类核心算法:实现蚂蚁移动策略、信息素动态更新机制、聚类中心自适应优化
- 动态可视化展示:实时显示聚类过程动画,支持二维/三维数据聚类结果可视化
- 全面性能评估:提供轮廓系数、DB指数等多种聚类质量量化评估指标
- 参数灵活配置:用户可自定义蚂蚁数量、迭代次数、信息素挥发系数等关键参数
使用方法
输入数据格式
- 数据矩阵:n×m维数值矩阵,n为样本数量,m为特征维度
- 参数配置:蚂蚁数量、迭代次数、信息素挥发系数等算法参数
- 可选初始聚类中心:用户自定义的初始聚类中心坐标(可选)
输出结果
- 聚类标签向量(1×n向量)
- 聚类中心矩阵(k×m矩阵)
- 收敛曲线图
- 聚类散点图(支持二维/三维展示)
- 性能指标报告(轮廓系数、DB指数等)
系统要求
- MATLAB R2018a或更高版本
- 推荐内存:4GB以上
- 所需工具箱: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olbox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实现了项目的核心调度功能,包括数据加载与预处理模块的调用、蚁群聚类算法参数的初始化与执行控制、迭代过程中聚类状态的监控与可视化更新,以及最终聚类结果的性能评估与输出生成。该文件作为整个项目的入口点,协调各功能模块的协同工作,确保算法流程的完整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