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有资源均为高质量资源,各种姿势下载。
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特征是一种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广泛应用的特征描述子,最初由Navneet Dalal和Bill Triggs在2005年的CVPR会议上提出。HOG特征通过对图像局部区域的梯度方向进行统计,形成直方图,从而捕捉目标的形状和结构信息。
### HOG特征的核心实现步骤
图像预处理 通常先将输入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减少光照影响。在一些实现中,还会进行Gamma校正以增强对比度。
计算梯度 利用Sobel算子或简单的差分运算计算每个像素点的梯度幅值和方向。梯度方向通常被离散化为若干个固定的方向区间(如9个bin),以降低计算复杂度。
构建局部直方图 将图像划分为小的细胞单元(如8x8像素),在每个单元内统计梯度方向的直方图。梯度幅值可作为权重,使得较大的梯度贡献更大。
归一化处理 为了提高特征对光照和对比度的鲁棒性,通常会将这些直方图按块(Block)进行归一化。常见的归一化方法包括L2-Hys(L2范数截断)或L1范数归一化。
特征向量构建 将所有块的归一化直方图串联起来,形成最终的HOG特征向量。这个向量可用于分类任务(如行人检测)。
### 在INRIA论文中的创新 HOG特征在INRIA的论文中首次被系统性地应用于行人检测。通过结合线性SVM分类器,HOG特征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尤其是在复杂背景下的目标识别。论文中的实现优化了梯度计算和直方图归一化方法,使得特征对局部形变和光照变化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 扩展思考 HOG特征虽然经典,但在深度学习的冲击下,其应用范围有所减少。然而,它仍然是理解传统特征提取方法的重要范例,尤其在资源受限的场景(如嵌入式设备)中仍有价值。此外,HOG的思想也被部分CNN结构(如方向敏感的卷积层)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