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有资源均为高质量资源,各种姿势下载。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LMS(最小均方)均衡器是一种经典的自适应滤波器,用于对抗信道多径效应引起的码间干扰。针对这个2级LMS均衡器的实现需求,我们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点:
首先需要构建测试信号环境。基带信号采用10ms宽度的矩形脉冲序列,通过散射信道后形成两路幅度相同、时延差为15ms的叠加信号。这种多径条件会导致相邻符号间产生重叠干扰,这正是均衡器需要解决的问题。
LMS均衡器的核心在于其自适应权重更新机制。对于2级结构,意味着均衡器包含两个可调权重系数,每个权重对应一个延迟单元(本例中固定为10ms)。算法通过持续比较均衡器输出与期望信号的误差,按照最速下降法动态调整这两个权重值。
具体实现时需注意步长因子的选择,它直接影响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平衡。对于二进制信号,通常可以选用较小的固定步长以保证稳定性。每次新采样到来时,系统需要:计算当前输出值、生成误差信号、更新滤波器系数,这三个步骤循环执行。
该模型的特殊之处在于信道时延(15ms)与均衡器延迟单元(10ms)不成整数倍关系,这会考验均衡器对非同步多径的适应能力。通过观察均衡器输出信号的误码率或眼图张开度,可以直观评估其补偿效果。
这种基础LMS结构虽然简单,但能清晰展示自适应算法如何逐步抑制多径干扰。后续可以扩展研究变步长LMS或归一化LMS等改进算法,以应对更复杂的信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