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有资源均为高质量资源,各种姿势下载。
MATPOWER 是 MATLAB 中广泛使用的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工具箱,主要用于潮流计算、最优潮流(OPF)和其他电力网络分析任务。然而,标准的 MATPOWER 库中并未包含 IEEE 33-bus 配电网测试用例,这对于配电系统研究来说是一个常见的需求。
IEEE 33-bus 配电网模型是一种经典的测试系统,用于验证配电网潮流、电压稳定性以及分布式能源(DER)接入等研究。该模型包含 33 个节点,通常用于分析辐射状或弱环网结构的配电网特性。
由于 MATPOWER 默认的测试用例(如 IEEE 14-bus、30-bus 或 118-bus)主要是针对输电系统设计的,因此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经常需要自行构建或导入 33-bus 配电网络的 case 文件。这种自定义 case 文件通常需要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网络拓扑:节点连接关系、支路阻抗和导纳参数。 负荷数据:各节点的有功和无功功率需求。 基准电压:配电网通常以 12.66 kV 或类似电压等级为参考。 平衡节点(Slack Bus):通常选择主变电站或电网接入点作为参考节点。
使用 MATPOWER 进行 33-bus 配电网仿真时,需要注意其默认的牛顿-拉夫逊法(Newton-Raphson)可能对高 R/X 比的配电网收敛性较差,此时可以选择前推回代(Forward-Backward Sweep)等更适合配电网的算法。
如果你的研究涉及分布式发电(DG)、微电网或电压调节问题,可以在 IEEE 33-bus 模型的基础上扩展,添加光伏、风机或储能等元件,以验证不同控制策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