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有资源均为高质量资源,各种姿势下载。
Tamura纹理特征提取是一种用于描述图像纹理特性的经典方法,由Tamura等人在1978年提出。它通过计算粗糙度(Coarseness)、对比度(Contrast)和方向度(Directionality)等特征来量化图像的纹理表现。这些特征与人眼感知纹理的方式高度吻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图像检索、分类和模式识别等领域。
粗糙度(Coarseness) 粗糙度用于衡量图像纹理的颗粒大小。其计算方式是先在多个尺度下分析像素强度的局部变化,然后选取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作为粗糙度的度量。具体来说,首先计算不同窗口大小下的局部均值差异,然后通过最大值归一化得到最终的粗糙度值。
对比度(Contrast) 对比度描述图像中明暗区域的分布情况。它结合了像素强度的标准差和峰度(Kurtosis)来反映纹理的清晰程度。较高的对比度意味着图像中有明显的亮暗过渡,而较低的对比度则说明纹理较为平滑。
方向度(Directionality) 方向度衡量纹理是否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模式。它通过计算图像梯度的方向直方图来评估纹理的全局或局部方向趋势。如果梯度方向集中在某些角度,则方向度较高;反之,若分布均匀,则方向度较低。
以经典图像Lena为例,我们可以通过Tamura特征提取方法来分析其纹理特性。Lena图像中的头发和帽子部分通常具有较高的粗糙度,因为其纹理颗粒较粗;而面部区域的对比度相对较低,因为肤色过渡平滑。方向性特征可以有效捕捉帽子羽毛或头发纹理中的方向趋势。
Tamura纹理特征的优势在于计算简单且符合人类视觉感知,适用于自然场景的图像分析。然而,它依赖于手工设计的特征,相比深度学习方法可能缺乏一定的泛化能力。尽管如此,在传统图像处理任务中,Tamura特征仍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