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迹线法的轮轨几何关系计算与分析系统
项目介绍
本系统采用迹线法精确计算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是轨道车辆动力学仿真分析的核心工具。系统通过高效的几何求解算法,自动识别轮对与钢轨的接触点位置,计算关键接触几何参数,并生成完整的轮轨几何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多种轮轨型面的匹配分析,可进行参数化扫描计算,为车辆动力学仿真提供准确的几何约束条件。
功能特性
- 精确接触点识别:基于迹线法几何求解算法,实现轮轨接触点的精确定位
- 完整几何参数计算:自动计算接触角、滚动圆半径差、接触点曲率等关键参数
- 参数化扫描分析:支持横移量、摇头角等运动参数的扫描计算
- 多型面匹配支持:可分析不同轮轨型面的接触几何特性
- 可视化输出:生成接触迹线分布图、几何关系曲线等直观展示结果
- 标准化数据输出:提供适用于动力学仿真的标准化数据格式
使用方法
输入数据准备
- 轮对型面数据:准备包含轮缘、踏面等关键几何参数的二维坐标点集
- 钢轨型面数据:准备包含轨头轮廓的二维坐标点集
- 运动参数设置:设定横移量范围(-15~15mm)、摇头角范围(-0.05~0.05rad)
- 计算参数配置:设置搜索步长、收敛精度、计算范围等数值参数
执行计算
运行主程序文件启动计算过程,系统将自动完成:
- 轮轨型面数据预处理
- 接触点迭代搜索计算
- 几何参数矩阵生成
- 结果可视化与数据输出
结果获取
系统生成以下输出结果:
- 左右轮轨接触点的三维空间坐标
- 不同横移量下的几何参数矩阵
- 横移量-接触角曲线、横移量-滚动圆半径差曲线等关系图
- 轮轨接触点在轮对型面上的分布轨迹可视化
- 标准化几何参数数据文件
系统要求
软件环境
- MATLAB R2018b或更高版本
- 必要的工具箱:图像处理工具箱、优化工具箱
硬件建议
- 内存:8GB以上(推荐16GB)
- 处理器:Intel i5或同等性能以上
- 存储空间:1GB可用空间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整合了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实现了轮轨型面数据的导入与预处理、基于迹线法的接触点迭代搜索算法、几何参数的高效计算与矩阵构建、多种可视化图形的自动生成以及标准化数据文件的输出功能。该文件通过协调各算法模块的工作流程,完成从原始数据输入到最终结果输出的完整计算分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