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脉冲激励编码与长时预测的WAV音频合成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一个完整的音频编码与合成处理系统,核心采用多脉冲激励编码(MPE) 与长时预测(LTP) 技术,结合线性预测编码(LPC)分析,实现对WAV音频文件的高效参数编码与高质量合成重建。系统能够提取音频信号的关键特征参数,并基于这些参数重新合成音频,同时提供客观质量评估指标,适用于语音编码、音频合成等研究与应用场景。
功能特性
- 完整的音频处理流程:支持从WAV文件读取、预处理到参数编码、音频合成的全流程处理
- 先进的编码算法:采用多脉冲激励编码技术,有效表征语音信号的激励特性
- 周期性特征建模:通过长时预测算法准确捕捉语音信号的基音周期信息
- 灵活的参数配置:可调节脉冲数量、帧长、LPC预测阶数等关键编码参数
- 全面的质量评估:提供信噪比(SNR)、分段信噪比(SEGSNR)等客观质量指标
- 结果可视化:生成原始信号与合成信号的时域/频域对比分析图
- 参数保存:输出编码过程中的脉冲位置、幅度、LPC系数等关键参数
使用方法
基本运行
设置输入音频文件路径和参数配置后,执行主程序即可完成整个编码合成流程。
参数调整
可通过修改配置参数来优化编码效果:
脉冲数量:控制每帧的激励脉冲数,影响合成音质帧长:设置分析帧的长度(通常20-30ms)LPC阶数:线性预测分析的阶数(通常10-16阶)长时预测延迟范围:基音周期搜索范围
输出结果
程序运行后将生成:
- 合成音频文件(WAV格式)
- 编码参数文件(文本格式)
- 质量评估报告
- 信号对比图(时域波形、频谱图)
系统要求
软件环境
- MATLAB R2018b或更高版本
- 信号处理工具箱
- 音频处理工具箱
硬件要求
- 内存:至少4GB RAM
- 存储空间:100MB可用空间
- 支持音频输入/输出设备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实现了系统的核心处理流程,主要包括:音频文件的读取与预处理操作,多脉冲激励编码的参数分析功能,长时预测算法的周期性建模能力,基于提取参数的音频合成过程,重构音频的输出与保存操作,以及合成质量的可视化对比与客观评估功能。该文件整合了所有关键技术模块,提供了完整的编码合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