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SN与RBS混合机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一种高精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系统,通过创新性地结合TPSN(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和RBS(Reference Broadcast Synchronization)两种同步机制的优势。系统采用分层混合架构:首先在局部簇内利用RBS的参考广播机制消除发送方不确定性误差,然后在全局范围内通过TPSN的层次化双向消息交换建立全网同步。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时钟漂移补偿,有效提高了同步精度和系统鲁棒性。
功能特性
- 混合同步机制:结合RBS的局部精度优势和TPSN的全局收敛特性
- 分层同步架构:先局部簇内RBS同步,再全局TPSN层次同步
- 漂移补偿算法: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时钟漂移估计与补偿
- 精度评估体系:提供多种同步误差指标量化分析
- 动态可视化:支持同步过程收敛曲线的实时展示
使用方法
- 准备输入数据:
- 配置网络拓扑结构(节点数量、位置信息、连通性矩阵)
- 提供节点本地时间戳数据(RBS广播记录、TPSN消息时间戳)
- 设置信道参数(传输延迟方差、时钟漂移范围)
- 执行同步算法:
运行主程序启动混合时间同步过程,系统将自动完成:
- RBS局部参考广播同步
- TPSN全局层次化同步
- 时钟漂移补偿计算
- 获取输出结果:
- 全网同步时间基准表(各节点校准偏移量)
- 同步精度评估报告(最大/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
- 动态同步收敛曲线图谱
系统要求
- MATLAB R2018b或更高版本
- 统计学工具箱(用于最小二乘法计算)
- 至少4GB内存(建议8GB用于大型网络)
- 支持绘图功能(用于结果可视化)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整合了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网络拓扑初始化、混合同步机制协调执行、时钟参数计算与补偿、以及结果分析与可视化四大模块。具体实现了RBS局部同步与TPSN全局同步的流程控制、双向消息交换的时间戳处理、最小二乘漂移估计、同步误差统计评估和动态收敛过程绘图等关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