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规则光照条件的前景背景自适应阈值分离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旨在解决不规则光照条件下图像分割的难题,通过先进的光照校正技术与自适应阈值算法,实现对复杂光照场景的鲁棒性前景背景分离。系统集成了预处理、动态阈值计算、背景建模与可视化分析等功能模块,为图像分析、计算机视觉等应用提供可靠的分割解决方案。
功能特性
- 智能光照校正:采用同态滤波或Retinex算法,有效消除图像中的不均匀光照影响
- 动态阈值分割:集成Sauvola/Niblack等局部自适应阈值算法,根据像素邻域特征自动计算最优分割阈值
- 精确前景提取:结合背景建模技术与形态学后处理(开闭运算、区域填充),提升分割边界准确性
- 交互式可视化:提供三图对比界面,实时展示原始图像、校正结果与分割效果
- 批量处理支持:支持JPG/PNG/BMP等多种格式的批量图像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 质量评估报告:自动生成包含精度、召回率等指标的分割质量评估报告
使用方法
- 准备输入数据:将待处理图像(JPG/PNG/BMP格式)放入指定输入文件夹
- 配置参数设置:根据需要调整阈值窗口大小、校正强度等参数(可选默认值)
- 选择光照模式:根据图像特性选择自动检测或手动指定光照类型
- 执行处理流程:运行主程序启动图像处理流水线
- 查看输出结果:在输出目录查看光照均衡图像、二值分割图、对比效果图及质量报告
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Windows 10/11, Linux Ubuntu 16.04+, macOS 10.14+
- 运行环境:MATLAB R2018a及以上版本
- 内存需求:最低4GB RAM(推荐8GB以上用于大图像处理)
- 存储空间:至少1GB可用磁盘空间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负责协调整个图像处理流程的调度与执行。具体实现了图像数据的读取与格式解析、光照校正算法的选择与参数传递、自适应阈值计算的核心逻辑、形态学后处理的串联操作、结果可视化的界面生成、分割质量的定量评估以及批量处理的任务管理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