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析法的一维光子晶体带隙计算与可视化仿真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MATLAB开发的一维光子晶体带隙特性分析与仿真系统。系统采用解析法中的传输矩阵法,结合布洛赫定理,对一维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进行精确计算。用户可通过图形界面或脚本配置自定义光子晶体结构参数,系统将自动完成能带计算、带隙识别,并提供丰富的可视化结果,为光子晶体设计与研究提供高效、直观的分析工具。
功能特性
- 参数化建模:支持用户灵活定义光子晶体的介质折射率序列、各层几何厚度、周期数等核心结构参数。
- 解析法核心计算:采用传输矩阵法进行严格的电磁场传播分析,应用布洛赫定理求解系统的本征值问题,确保能带计算的理论准确性。
- 带隙自动识别:通过扫描布洛赫波矢,自动计算并识别出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禁带)位置与宽度。
- 多维度可视化:生成频率-波矢能带图(带隙分布图)、特定条件下的透射率谱曲线,直观展示带隙特性。
- 结构化结果输出:除图形结果外,还提供带隙数据表格、参数报告和计算日志等文本输出,便于后续分析记录。
使用方法
- 参数设置:运行系统后,在指定的输入区域(如GUI界面或脚本变量区)设置计算参数。
*
介质层参数:输入构成一个周期的各层材料的折射率值,例如
[n1, n2, n3, ...]。
*
几何参数:输入与介质层对应的各层厚度(单位:微米),例如
[d1, d2, d3, ...]。
*
周期数:设定光子晶体的总周期重复次数(正整数)。
*
频率范围:指定需要分析的光频率范围(起始频率,终止频率)。
*
波矢范围(可选):设定布洛赫波矢的扫描区间,通常默认为第一布里渊区(0 至 π/a,a为晶格常数)。
- 执行计算:启动计算流程。系统将根据输入参数,执行传输矩阵计算和能带分析。
- 查看结果:计算完成后,系统将自动显示或生成以下结果:
*
带隙分布图:以二维彩色映射图形式展示频率与波矢的关系,带隙区域清晰可辨。
*
带隙数据表:列出所有识别出的带隙的起始频率、终止频率和宽度。
*
透射率谱:显示光子晶体在特定入射条件下的透射率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
参数报告与计算日志:在命令行窗口或日志文件中查看输入参数的汇总和计算过程信息。
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Windows、macOS 或 Linux。
- 软件环境:MATLAB R2018a 或更高版本。
- 必要工具箱:主要依赖MATLAB基础功能,部分可视化功能可能需要 Image Processing Toolbox(用于某些色彩映射)。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枢和用户交互入口,其核心功能包括:初始化计算环境与参数、接收并验证用户的输入数据、协调调用传输矩阵计算、能带求解和带隙识别等核心算法模块、驱动生成各类可视化图表(如能带图和透射率谱),并最终组织与输出计算结果(包括数据表格和文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