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行束重建模型的图像投影值计算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二维图像在不同投影角度下的平行束投影值计算系统。系统能够加载二维灰度图像,设置投影参数(包括投影角度范围、角度间隔、探测器数量等),通过Radon变换算法计算各角度下的投影数据,并可视化显示原始图像、正弦图及重建结果对比。该系统为医学成像、工业CT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实用的投影数据计算与重建工具。
功能特性
- 图像加载: 支持加载512×512像素的JPG、PNG、BMP格式灰度图像
- 投影参数设置: 可自定义投影角度范围、角度间隔和探测器数量
- Radon变换计算: 采用高效的Radon变换算法计算各角度下的投影数据
- 滤波反投影重建: 支持多种滤波函数(Ram-Lak、Shepp-Logan等)和插值方法(线性、最近邻)
- 结果可视化: 实时显示原始图像、正弦图和重建图像的对比图
- 数据导出: 支持将投影值数据导出为MAT文件或CSV格式
使用方法
- 准备输入图像: 确保待处理图像为512×512像素的灰度图像
- 设置投影参数: 在参数设置界面指定角度范围、角度间隔和探测器数量
- 选择重建参数: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函数和插值方法
- 执行计算: 运行系统开始投影值计算和图像重建过程
- 查看结果: 系统将显示原始图像、正弦图和重建图像的对比可视化结果
- 导出数据: 可选择将投影值数据导出为MAT文件或CSV格式进行后续分析
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 Windows 10/11, macOS 10.14+, 或Linux Ubuntu 16.04+
- 软件环境: MATLAB R2018a或更高版本
- 内存需求: 至少4GB RAM(推荐8GB以上)
- 磁盘空间: 至少500MB可用空间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整合了系统的完整工作流程,包括图像加载与预处理、投影参数配置界面、Radon变换计算核心算法、滤波反投影重建模块、多种插值技术实现、结果可视化显示功能以及数据导出处理能力。该文件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从图像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全自动处理,用户可通过图形界面交互式地控制和监控整个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