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有资源均为高质量资源,各种姿势下载。
端点检测是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主要用于识别语音段和非语音段的边界。针对自录制语音样本,传统算法经过改进后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典型实现方案:
固定门限检测法 (vad0303) 通过实验预先设置能量阈值作为判断标准,实现简单但抗噪性较弱。需注意环境噪声变化可能导致误判,适合噪声稳定的场景。
自适应门限检测 (vad0310系列) 结合短时能量和过零率动态调整判决门限,其中vad0310_2引入比例因子实现更精细的阈值控制。该方案通过实时分析噪声本底,显著提升带噪环境下的检测准确率。
频谱熵检测 (entropy.m) 基于子带能量分布的熵值计算,利用语音和噪声在频谱分布上的差异性进行端点判别。对非稳态噪声具有较好鲁棒性,常用于语音增强系统。
双门限检测 (dbdoor.m) 采用高低双阈值机制:初级门限快速捕获疑似语音段,次级门限进行精确确认。配合自适应算法可有效平衡检测灵敏度和误判率。
改进关键点: 预处理环节加入噪声抑制模块,提升信噪比 动态阈值机制替代固定参数 多特征融合决策(能量+过零率+频谱特征) 引入比例因子、双门限等抗噪策略
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噪声类型(白噪声/突发噪声)、语音特性(语速/音量)选择合适方案,或采用混合检测策略。建议先进行噪声谱分析,再针对性设计端点检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