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有资源均为高质量资源,各种姿势下载。
MIT-BIH心电图数据库(ECG)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领域的经典数据集,其数据采用特殊的格式212进行存储。这种二进制格式将两个信号通道的数据紧凑存储,每个样本用12位表示,通过特殊的字节排列方式实现高效存储。
读取这类数据时需特别注意三个核心要素:首先,原始.dat文件需要与对应的头文件(如.hea)配合使用,以获取采样率、信号增益等元数据;其次,格式212采用了特殊的字节打包方式,即每三个字节存储两个12位样本,需要进行位操作解析;最后,心电信号通常需要配合标注文件(.atr)使用,这些标注信息标记了心跳类型(如正常搏动、室性早搏等)和发生时间。
标注信息通常被解析为两个关键向量:ATRTIME存储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点(秒为单位),ANNOT存储对应的事件类型编码。这些编码与PhysioNet网站提供的标准心电编码表(ecgcodes.h)对应,但注意程序通常只解析最关键的信息层(相当于rdann工具的第三行输出),而省略辅助诊断的细节数据。
处理这类生理信号数据时,研究人员常需要关注基线校正、噪声过滤等预处理步骤,同时利用标注信息进行心跳分类或心律失常检测算法的开发。MIT-BIH数据库的标准化格式使其成为ECG算法验证的基准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