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链量子遗传算法(DCQGA)的F6函数极值优化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一个基于双链量子遗传算法(DCQGA)的函数极值搜索系统,专门针对经典的F6函数进行优化计算。系统采用量子比特编码构建双链染色体结构,通过量子旋转门机制更新种群,结合自适应量子交叉和变异策略增强全局搜索能力。该系统能够自动搜索F6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全局极大值,验证算法在(0,0)点取得最大值1的理论性能,并提供完整的收敛分析和可视化结果。
功能特性
- 双链量子染色体编码:采用量子比特概率幅表示解空间,实现高效的解编码
- 量子旋转门更新机制:通过可控的旋转角调整实现种群定向进化
- 自适应量子遗传操作:智能调整交叉和变异概率,平衡探索与开发能力
- 多维收敛分析:提供收敛曲线、最优解轨迹和性能指标评估
- 参数可配置:支持种群规模、迭代次数、旋转角参数等灵活设置
使用方法
输入参数配置
- 种群规模:设置量子个体数量,默认范围50-200
- 最大迭代次数:控制算法进化代数,默认范围100-500
- 量子旋转角参数:调整收敛速度,影响搜索精度
- 遗传操作概率:设置交叉和变异概率,优化搜索策略
- 定义域范围:指定F6函数搜索区域,默认[-100,100]×[-100,100]
输出结果
- 最优解坐标:二维向量形式的最优点位置
- 函数极大值:数值优化结果,预期接近理论最大值1
- 收敛过程数据:各代最优适应度值序列
- 可视化图表:种群进化轨迹和收敛曲线
- 性能指标:收敛代数、计算时间等算法效率评估
系统要求
- MATLAB R2018a或更高版本
- 支持矩阵运算和图形绘制的标准环境
- 推荐内存4GB以上,用于处理大规模种群计算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实现了系统的核心优化流程,包括算法参数初始化、量子种群生成、适应度评估、量子遗传操作执行以及结果输出等功能。具体涵盖双链染色体编码构造、量子旋转门更新机制、自适应交叉变异策略的实施,同时负责收敛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可视化图表的生成,最终输出最优解坐标和算法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