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智能预测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开发了一个集成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的混合预测模型,专门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通常为1-24小时)的高精度预测。系统首先运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技术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解,提取不同频域的特征分量;随后利用神经网络(如BP神经网络或LSTM网络)对这些特征进行非线性映射学习;最终结合小波重构技术生成未来时段的负荷预测值。该系统集成了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预测验证和结果可视化等完整模块,旨在为电力系统调度提供可靠的负荷预测支持。
功能特性
- 多分辨率分析:采用Mallat算法进行小波变换,有效分离负荷序列中的高频细节与低频趋势成分。
- 智能预测核心:支持BP神经网络或LSTM网络作为学习器,捕捉负荷与时间、气象等因素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
- 多源数据融合:支持历史负荷数据、时间特征(星期类型、节假日标志)以及气象数据(温度、湿度等)作为输入。
- 标准化数据处理:内置数据归一化与反归一化处理流程,确保模型训练稳定与预测结果可解释。
- 全面评估与可视化:输出预测值的同时,提供MAPE、RMSE、R²等多种精度评估指标,并生成历史数据与预测曲线的对比图以及模型训练误差收敛曲线。
使用方法
- 数据准备:将历史电力负荷数据(每小时或每15分钟采样)、时间特征数据以及相关气象数据整理为指定格式(如CSV)。确保所有输入数据已进行min-max归一化处理,数值范围在[0,1]区间内。
- 模型配置:根据实际需求,在配置文件中设置模型参数,例如选择神经网络类型(BP或LSTM)、小波基函数、网络结构、训练迭代次数等。
- 运行主程序:执行系统主入口文件,系统将自动完成数据加载、预处理、模型训练与预测的全流程。
- 结果获取:程序运行结束后,将在指定目录生成未来24小时的负荷预测值(反归一化后的实际功率值)、预测精度评估报告以及结果可视化图表。
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Windows / Linux / macOS
- 编程语言:MATLAB (推荐 R2018a 或更高版本)
- 必要工具箱: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 (用于小波变换), Deep Learning Toolbox (若使用LSTM网络),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olbox
文件说明
主入口文件承担了系统的核心调度功能。它主要负责协调整个预测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初始化系统参数与路径、加载并校验输入数据、执行数据预处理操作(如归一化与小波分解)、根据配置初始化并训练指定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负荷预测并完成小波重构、对预测结果进行反归一化以得到实际功率值、计算各类预测精度评估指标,以及最终生成并保存预测结果与可视化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