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气散射模型与图像增强的雾霾图像清晰化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旨在通过分析雾霾图像的物理退化机理,结合先进的图像增强技术,实现对有雾图像的有效清晰化处理。系统基于大气散射模型,利用暗通道先验算法估计大气光值与透射率图,并融合多尺度Retinex等增强方法恢复图像细节。该系统不仅能够生成高质量的去雾结果,还提供处理过程的可视化与量化评估,支持用户进行参数调节与算法比较。
功能特性
- 物理模型驱动去雾:基于大气散射模型,通过暗通道先验估计大气光与透射率,实现物理机理上的图像恢复。
- 多算法图像增强:集成直方图均衡化、多尺度Retinex算法等,增强去雾后图像的细节与对比度。
- 可视化分析:提供透射率分布图、不同算法效果对比图等可视化结果,直观展示处理过程。
- 质量量化评估:计算去雾后图像的PSNR、SSIM等客观质量指标,辅助结果分析。
- 灵活参数配置:支持用户调整大气光系数、透射率调节参数、增强强度等关键参数,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 批处理支持:可对单张或多张RGB图像进行批量去雾处理,支持常见格式(jpg/png/bmp)。
使用方法
- 准备输入图像:将待处理的雾霾图像(分辨率介于128×128至4096×4096之间)放置在指定输入文件夹。
- 参数设置(可选):根据需要修改参数配置文件,调整大气光系数、透射率参数或增强强度。
- 运行主程序:执行系统主入口函数,系统将自动完成去雾处理、增强与评估流程。
- 查看结果:处理完成后,输出文件夹将包含:
- 去雾后的清晰图像(保持原分辨率)
- 透射率分布图
- 多算法对比效果图
- 图像质量评估报告(含PSNR、SSIM值)
- 处理参数摘要文档
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Windows 10/11 或 Linux(Ubuntu 18.04+)
- 运行环境:MATLAB R2020a 或更高版本
- 内存:最低 4 GB(处理高分辨率图像建议 8 GB 以上)
- 磁盘空间:至少 1 GB 可用空间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作为系统的核心调度单元,负责整合全部处理流程。其主要功能包括:读取输入图像与参数配置;调用大气光估计与透射率计算模块实现基于物理模型的初始去雾;协调多种图像增强算法对结果进行细节优化;生成透射率图、效果对比图等可视化输出;计算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并生成处理报告。该文件通过模块化调用确保了处理流程的高效性与可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