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逆变器联合仿真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构建了一个电池-逆变器联合仿真平台,通过建立锂离子/铅酸电池的精确电化学-电气模型,模拟电池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动态放电特性,并将其与逆变器模型结合,实现从直流到交流的能量转换过程仿真。系统可评估电池性能对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效率及稳定性的影响,适用于新能源储能系统设计与优化。
功能特性
- 多类型电池模型支持:集成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ECM),考虑温度、老化等环境因素
- 精确的电化学特性模拟:基于SOC-OCV曲线和内阻参数,真实反映电池动态放电过程
- 高性能逆变器仿真:采用SPWM/PWM控制算法,实现高效直流-交流转换
- 多场景负载模拟:支持阻性、感性、容性及动态变化负载的功率需求
- 全面性能评估:提供THD分析、转换效率曲线、动态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
- 系统稳定性分析:评估负载突变条件下的系统稳定性和能量流转效率
使用方法
- 参数配置:设置电池类型、额定容量、内阻、开路电压曲线等基本参数
- 负载定义:指定负载类型、功率需求及变化规律
- 逆变器配置:设定开关频率、调制比、直流母线电压范围等控制参数
- 环境条件设置:输入温度、循环次数等环境因素(可选)
- 运行仿真:执行主程序启动联合仿真过程
- 结果分析:查看电池端、逆变器端及系统级的性能输出报告
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Windows 10/11,Linux,macOS
- 软件环境:MATLAB R2020b或更高版本,Simulink,Simscape Electrical
- 硬件配置:至少4GB内存,推荐8GB以上;需要支持MATLAB运行的处理器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实现了系统的核心调度与控制功能,包括电池模型参数初始化、逆变器控制策略配置、仿真环境搭建、多物理场耦合计算过程执行,以及仿真结果的后处理分析与可视化输出。该文件作为整个仿真系统的入口点,协调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与时序同步,确保联合仿真的准确性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