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堆叠自编码器的手写数字识别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完整实现了斯坦福深度学习教程中的堆叠自编码器练习,采用MATLAB编程语言构建深度学习模型。项目通过无监督预训练和有监督微调两个关键阶段,实现了对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的自动特征学习和高精度分类。
该实现充分展示了深度学习中的特征层次提取能力,通过多层自编码器的堆叠结构,从原始像素数据中自动学习具有判别性的特征表示,最终在测试集上达到优秀的分类性能。
功能特性
- 完整算法实现:严格按照深度学习的标准流程,包含自编码器预训练和网络微调两个主要阶段
- 自动数据处理:智能检测MNIST数据集路径,自动加载和预处理图像数据
- 可视化分析:提供训练过程中的特征学习结果可视化,包括重构对比、权重可视化等
- 性能评估:输出全面的分类准确率和重构误差评估指标,生成混淆矩阵分析报告
- 参数可配置:支持网络结构参数(隐藏层节点数、学习率等)的灵活调整
使用方法
- 数据准备:确保MNIST数据集位于项目指定路径,包含训练集(60000张图像)和测试集(10000张图像)
- 参数设置:根据需求调整网络结构参数,包括隐藏层节点数量、学习率、训练迭代次数等
- 模型训练:运行主程序开始训练过程,系统将自动完成预训练和微调两个阶段
- 结果查看:训练完成后,程序将自动输出分类准确率、生成可视化结果和性能评估报告
系统要求
- MATLAB版本:R2016b或更高版本
- 必要工具箱:深度学习工具箱、图像处理工具箱
- 内存建议:至少8GB RAM,推荐16GB以上以获得更好性能
- 存储空间:约500MB可用空间用于数据和模型存储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整合了项目的全部核心功能,包括数据加载与预处理模块、堆叠自编码器网络构建、无监督预训练过程实现、有监督微调优化、模型测试评估流程以及多种可视化结果生成功能。该文件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从数据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完整流水线,用户可通过调整初始参数配置来定制化训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