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均值化与双方法再现的数字全息仿真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全息仿真流程,包括图像预处理、全息图模拟与双方法再现。系统首先对输入的原始灰度图像进行均值化滤波处理,以降低噪声并增强均匀性;随后将处理后的图像作为初始波前,基于菲涅尔衍射积分模拟生成数字全息图;最后,分别采用角谱法与卷积法两种经典算法对全息图进行数值再现,重建物体波前,并对两种方法的再现质量与计算效率进行系统比较与可视化分析。
功能特性
- 图像预处理:采用自定义窗口大小的均值化滤波器对原始图像进行平滑处理。
- 全息图模拟:依据输入的光学参数(波长、传播距离、像素尺寸)精确模拟波前传播过程,生成复数型数字全息图。
- 双算法再现:并行实现角谱法与卷积法两种波前重建算法。
- 结果可视化:生成预处理图像、全息图振幅/相位分布、再现强度/相位图等一系列结果图像。
- 量化评估:计算再现结果的峰值信噪比(PSNR),并对比两种算法的计算时间与内存占用。
使用方法
- 准备输入:准备一张单通道灰度图像(建议像素尺寸介于512×512至2048×2048之间,支持jpg、png、tiff、bmp格式)。
- 设置参数:在运行前,需于主脚本中配置以下参数:
- 光学参数:光波长(单位:nm)、传播距离(单位:mm)、像素尺寸(单位:μm)。
- 均值化参数:滤波核大小(如3, 5, 7等奇数)。
- 运行系统:执行主脚本。程序将自动完成预处理、全息模拟、双方法再现及结果分析的全流程。
- 查看输出:程序运行结束后,将在指定目录生成:
- 预处理前后的图像对比图。
- 模拟全息图的振幅与相位分布图。
- 两种再现方法得到的强度与相位重建图。
- 包含PSNR、计算时间等信息的性能对比报告。
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Windows / Linux / macOS
- 软件环境:MATLAB R2018a 或更高版本
- 硬件建议:至少4GB内存,用于处理较大尺寸(如2048×2048)的图像时建议8GB或以上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汇集了系统的核心功能逻辑。它负责协调整个仿真流程:包括读取原始图像并完成均值化预处理;根据用户设定的光学参数,模拟光波传播并生成数字全息图;接着,分别调用角谱法和卷积法的实现模块对全息图进行数值再现;最终,完成所有结果的可视化绘制,并生成包含再现质量指标与算法性能数据的对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