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函数的三段比幅式距离保护建模与动态仿真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构建了一个基于MATLAB/SIMULINK的三段比幅式距离保护仿真模型。通过S函数模块实现保护逻辑核心算法,能够精确模拟电力系统故障情况下距离保护的动态响应特性。系统能够根据测量阻抗值与预设阻抗定值的比较结果,自动判别故障区域(第I段、第II段、第III段),并输出相应的跳闸信号与动作时序分析,为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研发和测试提供有效的仿真平台。
功能特性
- 三段式保护逻辑:实现第I段(瞬时动作)、第II段(带时限)、第III段(后备保护)的完整距离保护方案
- S函数核心算法:采用MATLAB S函数编程技术实现阻抗比幅算法和多段保护时序配合逻辑
- 动态仿真能力:实时模拟故障发生、发展和切除的全过程动态响应
- 多维度输出分析:提供保护动作信号、故障分析数据、仿真波形和诊断报告
- 参数灵活配置:支持保护定值、时间参数和系统参数的灵活设置
使用方法
- 参数配置:在SIMULINK模型中设置保护定值参数(Z1_set, Z2_set, Z3_set)、时间参数(T2_delay, T3_delay)以及系统参数(CT/PT变比、线路阻抗角)
- 数据输入:输入三相电压/电流采样值(复数形式)作为实时测量数据
- 运行仿真:启动SIMULINK仿真,系统将自动执行距离保护逻辑算法
- 结果分析:查看输出的跳闸信号(Trip_I, Trip_II, Trip_III)、测量阻抗数据、动作时间记录以及各类分析波形图
- 诊断评估:基于生成的诊断报告分析故障类型判别结果与动作逻辑合理性
系统要求
- 软件环境:MATLAB R2018b或更高版本,SIMULINK基础模块
- 硬件配置:至少4GB内存,推荐8GB及以上以获得更好的仿真性能
- 必要工具箱:MATLAB基础安装包含的所有必需组件
文件说明
main.m文件作为项目的主入口程序,承担着系统初始化、参数配置、仿真启动和结果分析的核心功能。具体实现了仿真环境的基本设置,包括加载必要的模型参数、定义保护定值范围、配置输入输出接口;协调整个仿真流程的执行顺序,确保数据传递的正确性;提供结果后处理能力,生成综合性的分析报告和可视化图表,支持保护性能的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