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有资源均为高质量资源,各种姿势下载。
EAN-13条码是全球通用的商品条形码标准,由13位数字组成。本文将解析其生成原理和关键算法。
条码结构解析: 前12位是有效数据,最后1位是校验码。其中第1位是国别码,接着的6位是厂商代码,后5位是商品代码。条码实际显示时会省略最后一位校验码,而由扫描设备通过计算验证。
校验码算法: 采用模10加权算法,具体步骤为:1)将奇数位数字相加;2)将偶数位数字相加后乘以3;3)将前两步结果求和;4)取总和的个位数,用10减去该数得到校验码。若结果为10则校验码为0。
编码规则: 包含左侧空白区、起始符、左侧数据符、中间分隔符、右侧数据符、校验符和右侧空白区。左右侧数据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通过起始符后的第一个数字决定左侧数据的编码模式。
实现要点: 需要正确处理数字到条码图案的转换规则,包括不同位置的编码差异。校验码的计算是核心环节,确保条码可被正确识别。实际生成时还需考虑条码的尺寸规格和印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