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l-King算法与糊熵理论的图像增强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并对比验证两种先进的图像增强算法:Pal-King自适应对比度增强算法与基于糊熵理论的图像增强算法。系统专门针对灰度图像设计,通过局部对比度优化、细节增强和噪声抑制等技术,有效提升图像质量。系统提供可视化对比分析功能,支持用户直观评估不同算法的增强效果。
功能特性
- 双算法对比:同步运行Pal-King算法与糊熵增强算法,生成并列对比结果
- 自适应增强:Pal-King算法采用局部窗口自适应调整对比度
- 模糊集处理:糊熵算法基于模糊集理论实现智能图像增强
- 量化评估:提供图像熵值、局部对比度提升率、PSNR等关键指标
- 参数可调:支持调整局部窗口大小和模糊阈值参数
使用方法
- 准备待处理的灰度图像(支持JPG、PNG、BMP等格式)
- 运行主程序,系统将自动加载默认图像或提示选择输入文件
- 根据需要调整算法参数(可选):
- Pal-King算法局部窗口大小(默认5×5)
- 糊熵算法模糊阈值参数(默认0.5)
- 系统自动执行双算法处理并生成:
- 增强后的灰度图像结果
- 算法效果对比可视化图
- 量化指标数据表格
系统要求
- MATLAB R2018b或更高版本
- Image Processing Toolbox
- 推荐内存:4GB以上
- 推荐图像分辨率:1024×1024像素以内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集成了完整的图像增强处理流程,包含图像读取与预处理、双算法并行执行引擎、结果可视化对比模块以及质量评估指标计算功能。该文件实现了参数配置界面、核心算法调用逻辑、增强效果显示系统和性能分析报告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