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alpha分解的极化SAR图像自动分类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一套完整的极化SAR图像自动分类系统,基于极化目标分解理论中的H/alpha分解方法。系统通过特征值分解提取极化散射特性,利用熵(H)和各向异性角(alpha)两个关键参数,在H/alpha平面上构建8区域分类模型,实现对地物散射机制的有效识别与分类。特别针对旧金山海湾地区的地物特征进行了优化,能够生成高质量的伪彩色分类图和详细的分类统计分析。
功能特性
- 完整的极化SAR处理流程:从原始数据预处理到最终分类结果输出
- H/alpha分解计算:精确计算熵H和各向异性角alpha参数
- 智能区域划分:基于H/alpha平面的8区域自动分类边界划分
- 可视化输出:生成伪彩色分类图和H/alpha平面分布散点图
- 统计分析功能:输出各类别像素数量统计和比例分析
- 区域优化:专门针对旧金山海湾地区地物特征的分类优化
使用方法
- 准备输入数据:
- 极化SAR数据的协方差矩阵或相干矩阵(C3/T3格式)
- 旧金山海湾地区测试数据(建议使用AIRSAR或UAVSAR数据)
- 可选的掩膜文件(用于排除无效区域)
- 参数配置文件(分类阈值设置等)
- 运行分类系统:
执行主程序文件启动自动分类流程
- 获取输出结果:
- 分类结果图(8类伪彩色显示)
- H/alpha平面分布散点图
- 分类统计报告(各类别像素数量及比例)
- 分类边界坐标数据
- 处理过程中间数据(特征值、熵、各向异性角等)
系统要求
- MATLAB R2018a或更高版本
- 图像处理工具箱
- 至少8GB内存(建议16GB以上)
- 支持矩阵运算的CPU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整合了系统的核心处理流程,实现了极化矩阵数据的读取与验证、特征值分解计算、熵与各向异性角参数提取、H/alpha平面区域划分算法、分类结果的可视化渲染以及统计报告生成等功能。该文件作为系统入口,协调各模块协同工作,确保分类流程的完整性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