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回归模型(AR)的电力短期负荷智能预测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采用自回归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构建电力负荷短期预测模型。系统能够自动分析历史电力负荷数据,识别负荷变化规律,建立最优自回归模型参数。通过模型训练和验证后,可对未来24小时至72小时的电力负荷进行高精度预测,为电力调度和能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系统已在实际电力工程中得到应用验证,包含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预测分析和结果可视化四大核心模块,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可靠的负荷预测解决方案。
功能特性
- 智能数据预处理:自动处理历史电力负荷数据,支持异常值检测与清洗
- 自适应模型定阶:采用先进算法自动确定最优AR模型阶数
- 高精度预测能力:支持24-72小时短期负荷预测,提供预测置信区间
- 多维度性能评估:提供RMSE、MAE、MAPE等多种模型评估指标
- 直观结果可视化:生成历史数据对比图、预测趋势图等可视化图表
- 实用模型报告:输出完整模型参数报告和残差分析结果
使用方法
数据准备
准备以下输入数据文件:
- 历史电力负荷时间序列数据(每小时或15分钟采样)
- 对应的时间戳信息(日期、时刻)
- 季节性影响因素(工作日/节假日标志)
- 可选气象数据(温度、湿度等辅助变量)
- 数据质量标识(异常数据标记)
运行预测
- 配置模型参数设置
- 运行主程序启动预测流程
- 查看生成的预测结果和性能报告
- 分析可视化图表评估预测效果
结果输出
系统将生成:
- 未来24-72小时负荷预测数值序列
- 预测置信区间上下边界
- 模型性能指标报告
- 预测结果可视化图表
- 详细模型参数分析报告
系统要求
硬件环境
- 内存:至少8GB RAM
- 处理器:Intel i5或同等性能以上
- 硬盘空间:至少1GB可用空间
软件环境
- MATLAB R2018b或更高版本
- 必要的工具箱:统计与机器学习工具箱、信号处理工具箱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实现了系统的核心调度功能,包括数据读取与预处理模块的调用、自回归模型参数的自动估计与优化、预测计算过程的执行管理、结果分析与可视化生成的整体控制,以及最终预测报告的输出整合。该文件作为系统运行的入口点,协调各功能模块有序工作,确保预测流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