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典RWP模型的移动节点运动轨迹模拟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经典的随机路点(Random Waypoint, RWP)移动模型仿真系统。系统能够模拟多个移动节点在指定区域内按照RWP模型进行随机运动,生成连续的运动轨迹数据。通过参数化配置,可灵活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移动节点运动行为,为无线网络仿真、移动计算研究等提供基础运动数据支持。
功能特性
- 参数化配置:支持自定义仿真区域、节点数量、速度范围、暂停时间等关键参数
- 多节点并行仿真:可同时模拟多个移动节点的运动轨迹
- 运动状态控制:实现节点在随机路点间的匀速运动和到达目标点后的随机暂停
- 轨迹数据生成:输出完整的时间序列轨迹数据,包含每个节点的(x,y,t)坐标
- 动态可视化:实时显示节点运动轨迹的动画效果
- 统计分析:提供平均速度、移动距离、停留次数等运动指标统计
使用方法
输入参数配置
- 仿真区域参数:设置二维区域范围
[x_min, x_max, y_min, y_max] - 节点数量:指定参与仿真的移动节点数量N
- 速度参数:定义节点移动速度范围
[v_min, v_max](单位:m/s) - 暂停时间参数:设置节点在路点的停留时间范围
[pause_min, pause_max](单位:s) - 仿真时长:确定总仿真时间T(单位:s)
- 时间步长:设定仿真时间间隔dt(单位:s)
输出结果
- 轨迹数据矩阵:N×T/dt×3维数组,记录每个节点在每个时间点的坐标和对应时间
- 运动状态统计:包括平均速度、总移动距离、停留次数等关键指标
- 动态轨迹图:实时动画展示节点运动过程
- 轨迹分析报告:包含路径可视化图表和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
系统要求
- MATLAB R2018b或更高版本
- 支持图形显示功能
- 推荐内存:4GB以上(根据节点数量和仿真时长调整)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实现了系统的核心仿真逻辑,包括初始化节点位置、生成随机目标点、控制节点运动速度、计算连续运动轨迹、管理暂停状态以及协调数据记录与可视化输出。该文件整合了随机路点生成算法与运动轨迹插值计算,负责整个仿真流程的控制和结果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