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点匹配的自动图像配准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一个多模态图像的自动配准系统,能够将待配准图像与参考图像进行精确对齐。系统采用SIFT算法进行特征点检测与描述,通过RANSAC算法剔除误匹配,并优化仿射变换参数,支持旋转、缩放和平移变换。系统提供配准质量评估和可视化结果,适用于医学影像、遥感图像等领域的图像对齐任务。
功能特性
- 自动特征提取:采用SIFT算法自动检测图像特征点并生成描述符
- 鲁棒匹配筛选:使用RANSAC算法有效剔除误匹配点对
- 多变换支持:支持旋转、缩放和平移等多种仿射变换
- 质量评估:提供匹配点数量、RMSE、互信息等多种配准质量指标
- 可视化输出:生成特征点匹配连线图和配准前后对比图
- 参数可调:支持自定义特征点数量阈值和匹配距离阈值
使用方法
基本使用
- 准备参考图像和待配准图像(JPEG/PNG格式的灰度图像)
- 运行主程序,系统将自动完成配准过程
- 查看输出的配准图像、参数报告和质量指标
参数设置
% 可选参数设置示例
params.featureNum = 1000; % 特征点数量阈值(默认1000)
params.matchThreshold = 0.7; % 匹配距离阈值(默认0.7)
输出结果
- 配准图像:与参考图像对齐后的变换图像
- 参数报告:包含旋转角度、缩放比例、平移向量的变换矩阵
- 质量指标:匹配点数量、均方根误差(RMSE)、互信息值
- 可视化结果:特征点匹配图和配准前后对比图
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
- 运行环境:MATLAB R2018a或更高版本
- 图像要求:JPEG/PNG格式灰度图像,最大尺寸4096×4096像素
- 内存建议:至少4GB RAM(处理大图像时建议8GB以上)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封装了完整的图像配准流程,具体实现了图像读取与预处理、特征点检测与描述符生成、特征匹配与误匹配剔除、变换参数估计与优化、图像变换与重采样、配准质量评估与指标计算,以及结果可视化与报告生成等核心功能。该文件作为系统的入口点,协调各功能模块协同工作,确保配准过程的完整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