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边滤波的图像边缘保持与噪声滤除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一个高效的双边滤波图像处理系统,专门用于在滤除图像噪声的同时保持边缘细节清晰。系统采用经典的双边滤波算法,通过联合计算空间域与像素值域的权重分布,能够有效去除高斯噪声、椒盐噪声等多种常见噪声类型。支持彩色图像与灰度图像的自适应处理,并提供参数调节接口,用户可根据具体图像特性调整滤波强度,适用于图像预处理、细节增强等多种计算机视觉应用场景。
功能特性
- 双模式图像支持:自适应处理彩色图像(RGB格式)与灰度图像(8位/16位)
- 多噪声类型处理:有效滤除高斯噪声、椒盐噪声等常见图像噪声
- 边缘保持优化:通过像素值域权重计算保护图像边缘细节不被模糊
- 参数灵活配置:支持自定义空间标准差(σ_d)、像素值标准差(σ_r)和滤波窗口大小
- 智能参数调整:内置噪声类型识别与参数自适应调整机制
- 量化评估输出:可选生成噪声抑制率与边缘保留度的定量评估报告
使用方法
基本使用
- 准备待处理的图像文件(支持JPG、PNG、BMP等格式)
- 运行主程序,系统将自动识别图像类型(彩色/灰度)
- 根据需要调整滤波参数:
- 空间标准差(σ_d):控制空间距离的权重衰减(通常1.5-5.0)
- 像素值标准差(σ_r):控制像素值差异的权重衰减(通常10-100)
- 滤波窗口大小:决定参与计算的邻域范围(默认7×7)
- 系统输出滤波后的图像,保持原始尺寸与色彩空间
高级功能
- 启用自适应参数模式,系统将根据图像噪声特性自动优化滤波参数
- 可选择生成处理效果评估报告,包含噪声抑制率和边缘保留度指标
系统要求
- MATLAB R2018b或更高版本
- Image Processing Toolbox图像处理工具箱
- 内存:至少4GB RAM(处理高分辨率图像建议8GB以上)
- 磁盘空间:100MB可用空间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整合了系统的核心处理流程,实现了图像读取与格式验证、色彩空间自动识别与转换、双边滤波算法的完整执行、参数自适应调整逻辑、处理结果的可视化展示以及性能评估指标的计算与输出功能。该文件作为系统的入口点,协调各功能模块协同工作,确保从图像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完整处理链路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