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A算法的结构模态分析识别系统
项目介绍
本项目实现了一种基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igenvalue Realization Algorithm, ERA)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系统的脉冲响应或自由衰减数据,自动识别结构的动态特性参数,为结构动力学分析、振动测试和健康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功能特性
- Hankel矩阵构造与分解:根据脉冲响应数据构建Hankel矩阵,并通过奇异值分解技术提取系统主要特征
- 状态空间模型辨识:基于最小实现理论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 模态参数自动识别:精确提取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
- 模态验证分析:提供模态置信因子(MAC)验证模态振型的相关性
- 结果可视化:支持模态振型动画演示、频响函数拟合对比和模态参数收敛性分析
使用方法
输入数据准备
- 脉冲响应数据:准备三维数据矩阵,维度为[时间点数 × 输出通道数 × 输入通道数],数据类型为double
- 采样频率:指定数据采集的采样频率(单位:Hz)
- 可选配置参数:
- 模型阶数设定(如不指定将自动确定)
- 数据截断点数
- 稳定性容忍阈值
运行分析
直接运行主程序文件,系统将自动完成以下流程:
- 数据预处理与Hankel矩阵构造
- 系统阶次确定与状态空间模型辨识
- 模态参数提取与稳定性分析
- 结果可视化输出
输出结果
- 模态参数列表:固有频率数组、阻尼比数组、模态振型矩阵
- 分析报告:模态置信因子矩阵、系统极点分布图
- 可视化图表:模态振型动画、频响函数拟合对比、参数收敛性分析
系统要求
- MATLAB R2018b或更高版本
- 信号处理工具箱
- 控制系统工具箱
- 足够的内存容量(取决于数据规模)
文件说明
主程序文件整合了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包含了从数据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完整处理流程。其主要实现了Hankel矩阵的构建与分解处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系统辨识计算、模态参数的自动提取与分析验证,以及多种可视化结果的生成与展示功能。该文件作为整个系统的调度中心,协调各算法模块的顺序执行并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